“出鍋啰,出鍋啰,馬上就可以吃了啰——”“哇,好香??!”今年正月初四,我們家,嚴格說是我的娘家,掀起了新年的又一撥歡樂高潮—— 一家人一起做大家都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紅薯糍粑,嘗到了久違的兒時美味。
在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家里基本上過年才會買糖果零食,平時即使家里來客,也只是搬開笨重的廒蓋,到廒里去抓一盤自己家收獲的花生出來招待。小屁孩到山上采些野果就是珍饈??墒敲康蕉?,手巧的村婦們卻能將自己家的收獲做出誘人的美食。
外焦內軟、又酥又脆、香甜可口的紅薯糍粑就是其中最美味又最普遍的一種。
每年冬季,一大擔一大擔的紅薯收回家,倒在樓板上,碼在火房長板凳下;一擔擔的茶籽摘回家,倒在坪里曬干,剝殼,再挑到榨油坊榨出琥珀色晶瑩透亮的茶油。這時,各家主婦就會惦記著抽半天時間,來炸紅薯糍粑了。
母親炸的紅薯糍粑更是漂亮美味,令我們全家期待。
清早,母親會挑選兩竹籃個大又飽滿的紅皮黃心紅薯到井里去搓洗干凈。我和妹妹似乎已從鮮嫩的紅薯上看到了美味的糍粑,興奮地爭相加入,要給母親幫忙,圍著竹籃面對面坐在小板凳上,將一個個紅薯削皮后放入干凈的盆中。隨后,母親拿來一面大簸箕放在廳屋中間,上面放砧板將紅薯切片再切絲,切丁,最后快刀剁碎。隨著母親手中的刀起起落落,紅薯粒也快樂地舞蹈跳躍,有的擠走了下面的、旁邊的,有的跳到了砧板邊沿或是砧板下 的簸箕上,母親時不時用刀將砧板邊沿的紅薯丁刮到中間,或是將簸箕里的捧到砧板上紅薯堆的最上面,又揮舞著菜刀剁起來,不一會兒,小山堆便又塌了下去,紅薯丁很快成了紅薯粒。這時,母親會往上面撒上一調羹鹽切上一把蔥,再一手翻動紅薯粒,一手揮刀再剁上一陣,直到將鹽、蔥和紅薯粒和勻。母親將剁好的紅薯粒倒到大盆里,再往上面倒粘米粉、糯米粉,用手攪勻,再淋上少許開水,邊淋邊用筷子拌,以防水流到盆邊沿。
說來容易,做起來可要技巧和耐心。米粉放多少是有講究的,米粉多了,會蓋住紅薯的香甜味,米粉少了粘不住紅薯粒。水少了揉不成團,水多了會粘稠。做這一切時,母親都是非常小心地,憑著經驗慢慢調。調好后,母親就用力搓,將米粉和紅薯粒揉到一起,搓成團,直到盆里一點碎粒都沒有。
這時,一直在旁邊撿紅薯粒玩下雨游戲的我們姐妹又可以上場了,學著母親的樣子,用手指捏一團雞蛋大小的紅薯糍粑團揉成球,再用兩掌壓平,整好邊沿,一個紅薯糍粑就做好了。我們將做好的紅薯糍粑圍著簸箕邊沿繞圈圈擺放,很快就將簸箕擺滿了,一個個黃白相間的糍粑拼成了美麗的花朵形狀。這時,母親就開始架鍋燒火熱油了,等一鍋油燒開后,她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糍粑沿著鍋邊沿滑下去,鍋里的油起了泡泡,發出歡快的滋滋聲。漸漸地,一個個糍粑浮到油面輕輕晃蕩,原本黃白相間的顏色已變得金燦燦的,并發出誘人的香味,很快,香味就彌漫著整個屋子。還在做糍粑的我們已是無心做事,雙手動動停停,兩眼盯著鍋里,直咽口水??吹侥赣H撈糍粑上時,我們放下手中的活,一齊圍了上去,母親忙叫?。簞e來,別來,小孩子別往油鍋邊擠。母親對我們說,剛出鍋的紅薯糍粑會燙傷嘴,并且火氣也大,喉嚨會受不了,涼涼再吃,邊說邊幫我們放幾個炸好的紅薯糍粑在生糍粑上面,好涼得快一些??墒?,母親一轉背,我們倆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表皮的那個酥脆,內里的那個松軟,那種香甜可口,文字難以描述,只知自己瞬間唇齒生津,充滿了幸福感。我們一個接一個,吃個痛快,接下去那餐飯,是不會端碗了。
干農活路過的村民聞到香味,會大喊一聲:你家里好香啊。母親會快步走到大門口說,在炸紅薯糍粑呢,進來吃吧。這些人都會不講客氣地放下擔子,進來吃幾個,并邊吃邊贊不絕口。這時,我們會非常驕傲。炸完后,母親會讓我們給幾個鄰居及住在村里的親戚分別送點去,讓他們也嘗嘗。紅薯糍粑的香味要彌漫好幾天。
現在,街上、商場里的零食琳瑯滿目,品種、口味眾多,有些人也許早已將紅薯糍粑的美味忘記了。加上原來的家庭主婦大多外出打工,冬閑季節也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忙碌,很少有人靜下心來,親手制作一番美食。就是有人想做紅薯糍粑,在今日農村也不是家家有新榨的土茶油和一筐筐的紅薯了。
我倒不用擔心家里會沒有炸紅薯糍粑的原材料。我的父母親雖年齡大了,但勤勤懇懇的兩老還堅持下地勞作,小菜、雜糧不僅供自己吃,還有得賣。當然啦,我們每次回家,車子后備廂都會被塞得滿滿的,里面裝滿了母親早就準備好的,我愛吃的各種純天然綠色食品。
年前,我跟母親、妹妹通電話時提出,好久沒吃過炸紅薯糍粑了,非常想念,過年時一起來做吧。我的提議得到家人的全力贊同,這其實也是大家的心聲。母親馬上應承我說,好好,家里還有很多紅薯,今年又新榨了幾斤茶油。
這次炸紅薯糍粑跟小時候差不多,也是母親精挑了最好的紅薯,清早就到井里去洗凈了,然后我們姐妹倆削皮,只是母親年齡大了,已無法將刀揮得跳舞般靈活,剁紅薯改由妹妹主刀,愛人則負責出力氣揉搓糍粑團,掌勺炸糍粑這種得有耐心的事還得母親親自出馬。這次更多了樂趣,就是五歲的小女一直在旁邊扒拉紅薯粒玩,不時將少許紅薯粒撒在地上,喊也喊不到。我在半嗔半怨中,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不禁莞爾一笑。女兒做的糍粑小小巧巧的,就像她人一樣可愛。
紅薯糍粑炸好了,香味飄蕩了,歡樂也飄蕩了。兒時的味道又回來了。
新聞熱線:0735-2892485 廣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傳真:2295893 舉報電話: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聞網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車聯絡QQ群:281367893
郴州日報社 主辦 版權所有:郴州日報社郴州新聞網 地址:蘇仙北路郴州日報社大門旁
湘ICP備431003020001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