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協 | 市總工會 | 北湖 | 蘇仙 | 資興 | 桂陽 | 宜章 | 嘉禾 | 永興 | 臨武 | 汝城 | 桂東 | 安仁
首頁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下活“產業棋” 走好“富民路”——資興市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通訊員 李李 侯傳保    來源:郴州新聞網      發布日期:2022-08-09


素有“果香魚躍滿東江”美譽的資興市,依托獨特的地理條件、交通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緊扣綠色生態發展主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形成了東江湖“魚、果、茶、菜”等四大主導產業,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農業產業發展之路,縣域經濟社會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堅持高位推動,讓農業強起來

資興市擁有水面面積達24萬畝的東江湖,還有300萬畝山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1%,是我省林業十強縣(市)之一。

生態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近年來,資興市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大力發展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狠抓“六大強農”和“三品一標”產業提質行動,確定東江湖“魚、果、茶、菜”等為生態農業主要產業,列入全市2018—2025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資興市“十四五”縣域經濟規劃,并結合地域特色,進行科學布局。明確蓼江鎮、回龍山瑤族鄉等北部鄉鎮,重點發展優質稻、油菜、蔬菜等;湯溪鎮、州門司鎮等東部鄉鎮,重點發展優質水果、茶葉等;清江鎮、黃草鎮等南部鄉鎮,重點發展水產、水果等。

謀篇布局、繪出藍圖后,資興市還把東江湖“魚、果、茶、菜”產業納入重點扶持項目,每年投入1億元以上扶持資金用于基地建設、品牌打造、產業園項目和龍頭企業建設。亞行貸款項目投資2000多萬元,用于產業項目建設。

此外,該市還出臺《資興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關于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資興市農產品“三品一標”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性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的創建“三品一標”的農業龍頭企業等予以一次性獎勵。

目前,資興市東江湖“魚、果、茶、菜”四大品牌產業發展迅速,綜合總產值達48.1億元,創建了東江魚、東江湖蜜橘、狗腦貢茶、神農綠達蔬菜等標準生產示范基地26個、面積75萬畝。

聚焦產業支撐,讓品牌響起來

走進興寧鎮杭溪村傳洪名貴魚流水養殖基地,一口口高密度標準魚池排列得整整齊齊,一條條背黑肚白、肥美圓潤的鱸魚在水中活力十足地亂蹦。據負責人樊傳洪介紹,這是東江湖全面禁捕、網箱退水上岸后,投資400多萬元搞的流水養殖。不僅可以提升魚的品質,并且更加生態環保。

像這樣的標準化養魚基地,資興市已建22個。在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后,資興市拆除東江湖網箱42萬余平方米和東江灣網箱0.584萬平方米及養殖用房1.4905萬平方米,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綠色農藥應用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在把生態農業的量做大的同時,資興不忘品質和品牌,先后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市,制定推行23項農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實施統一供應品種、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的“五統一”生產管理制度,并與相關專家合作,推廣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構建起比較完善的農業標準化體系。

在推行標準化體系的基礎上,資興市狠抓品牌提質建設,出臺《資興市培育農業大品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大財政投入,重點引導支持農業企業注冊商標、培育品牌,以品牌為紐帶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目前,已創建農業品牌32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14件?!皟善芬粯恕?5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9個,“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3個。

此外,該市建立市、鄉、村、組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建立以市為核心、鄉鎮為基礎、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補充的三級農產品抽樣檢測機制,實現監管到地頭、檢測全覆蓋;開展“兩證+追溯”工作,突出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質量安全綜合執法行動、農資打假護農聯合行動、生豬屠宰違法專項整治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等,確保農產品生產工作安全穩定。

突出項目建設,讓產業旺起來

“項目一期已投放鰻魚苗種300萬尾,預計年產商品鰻魚1000噸,年產值達1億元,產品主要銷往國內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外的日本、韓國、歐美等地?!被佚埳浆幾遴l柏樹村現代漁業養殖基地負責人吳健介紹說,該基地以及項目總投資1.2億元,規劃流轉土地面積90畝,目前已是中國第七個工廠化鰻魚養殖場,湖南最大的鰻魚養殖基地。

項目帶動,經濟發展更有力。近3年,資興市瞄準產業發展趨勢,精心謀劃布局一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農業產業項目,先后落實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發展項目、東江湖“魚、果、茶、菜”等特色產業發展項目、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土壤污染防治項目、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項目、現代化種養生態農業綜合項目、畜牧屠宰加工冷鏈項目、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設施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信息進村入戶項目等30余個項目。

資興市鱘龍魚現代養殖產業園是該市重點實施的農業產業項目之一。園區充分利用山區優質山泉水冷水資源,集成創新工廠化流水式設施漁業技術模式,現已建成鱘魚工廠化流水養殖基地12.66畝,可年產鱘魚苗種500萬尾、鱘魚商品魚400噸,年總產值2000余萬元,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和鱘魚出口基地。

“我們主要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運作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養殖工藝和生產經營模式,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助推資興市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豐收?!辟Y興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在產業布局上,該市還創新性地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園區概念建設產業集群,打造以食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羅圍農產品加工園,吸引和“孵化”了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目前,資興市創建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范園7個,資興級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4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596家,農產品加工業年總產值達171億元。


編輯:謝莉娜
分享:

新聞熱線:0735-2892485 廣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傳真:2295893 舉報電話: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聞網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車聯絡QQ群:281367893
郴州日報社 主辦 版權所有:郴州日報社郴州新聞網  地址:蘇仙北路郴州日報社大門旁
湘ICP備43100302000113號

午夜福利无码av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