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協 | 市總工會 | 北湖 | 蘇仙 | 資興 | 桂陽 | 宜章 | 嘉禾 | 永興 | 臨武 | 汝城 | 桂東 | 安仁
首頁 > 時政 > 正文

黨旗引領風帆勁——資興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側記

作者:通訊員 朱孝榮 廖智慧 黃欣    來源:郴州新聞網      發布日期:2023-01-03


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成效,村干部的管理服務有措施,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創建有突破,產業鏈上建黨支部有標桿,新就業群體黨建有進展,聯系服務群眾有亮點,大戰大考中有作為……在資興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總有一面旗幟指引著方向、鼓舞著士氣,這就是飄揚的黨旗。

2022年,資興市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主題引領、目標導向、打造典型、走在前列”為目標,務實創新、銳意進取,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強化基層基礎保障 筑牢戰斗堡壘

“過去,村里黨員開會喊著都不來,如今,年輕黨員滿懷熱情爭著干,老黨員精神抖擻帶頭干,這種氛圍讓我深受感動?!?月3日,在資興市蓼江鎮秧田村,老村支書李學文談到村里黨員的變化,深有感觸。

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資興市堅持打基礎、強保障、促提升,從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服務等工作入手,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該市始終堅持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把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鑄魂”工程,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黨性教育提質增效、組織生活嚴肅規范。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立足實際、精心謀劃、統籌推進,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

與此同時,該市不斷強化陣地建設,進一步健全財政投入為主,黨費補助、社會支持、村級自我補充為輔的投入機制,在農村,按照“場所布局合理、基本設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體功能優化”要求,推進村黨群服務中心全面升級;在城市社區,按照“先有、夠用、達標”原則,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該市制定出臺《資興市定員村干部管理辦法》,建立和完善村干部選拔任用、教育培訓、工作職責、激勵保障、管理考核等常態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整建提質專項行動,常態化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并結合市級領導“包鄉走村入戶”開展換屆“回頭看”,調整村干部46人,及時解決了村兩委干部弱化等問題。同時,大力培養村后備干部,18名后備干部通過補選進入村干部隊伍,讓廣大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頭、生活上有想頭、工作上有勁頭。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走進資興市湯溪鎮坪子村支部農場,大門石碑上的“黨指幸福路 勤開致富門”幾個字格外醒目,這也是坪子村支部農場引領產業發展、帶領村民致富的真實寫照。

在坪子村支部農場的示范引領作用下,全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大力發展茶葉、黃桃、高山蔬菜等農業產業,僅黃桃年產量約240萬公斤,年產值過千萬。2020年、2021年、2022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均超10萬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資興市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廣以“村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為模式的“支部農場”建設,發展東江湖“魚、果、茶、菜”等主導產業,探索出了一條偏遠山區可持續、可復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路子。

該市全面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形成“一村一品”的資興方案,出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和200萬元以下小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建暫行辦法,并每年安排300萬元引導資金推進支部農場建設,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目前,該市支部農場總數提升至137個,支部農場發展模式入選全省百個攻堅克難典型案例。全市183個村和7個涉農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

建強組織體系 拓展城市黨建“半徑”

走進資興市唐洞街道民生南路社區,整齊的樓房、干凈的街道、優美的綠化,早起鍛煉的人們不時傳來的笑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社區風貌……這是資興市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資興市不斷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膽探索創新城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實現了人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群眾福祉全面提升。

該市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個核心點,將黨組織建在群眾“家門口”,織牢織密基層組織治理網。通過實施“一網治理”工程,搭建“社區黨委(總支)——網格黨組織——黨員樓棟長(中心戶)”三級治理架構,建設“一網治理”智慧平臺,把基層黨建、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工作統一整合進網格,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強化支部引領,建立協調共治“三長”聯動機制(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開展系列惠民生、暖民心、解民憂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最小單元”,該市整合社區、物業和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成立小區黨支部43個,建設小區黨群服務站23個,科學劃分為136個網格,設立網格黨組織152個,打造了御景銘城小區、民生南路社區等8個城市黨建示范點,形成了服務小區“一老一小”“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等黨建特色,實現城市小區黨群服務站建設全覆蓋,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居民協商議事、休閑娛樂、養老托幼、郵政快遞等服務需求。

該市堅持把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總體布局,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打造了旗濱、高鑫等6個兩新標桿黨組織,扎實推進兩新組織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78.6%。并組建硅石產業、柑橘產業、東江湖大數據中心、民宿、等產業鏈黨支部18個。圍繞快遞、外賣等行業,組建黨支部,打造18個紅色驛站,免費為游客提供圖書閱覽、飲水休息、手機充電等服務,深受群眾好評。

打通“最后一公里” 服務群眾“零距離”

在資興市各交通要道,“有事找黨員”的紅色公示牌格外醒目,公示牌上有地名和住在附近的黨員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群眾都說,這是一塊管用的牌子,因為有求必有應。

2022年,資興市把基層黨建與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以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為突破口,持續擦亮“有事找黨員”品牌,通過推行“受理登記、交辦督辦、答復反饋、回訪問效”運行機制,嚴格落實“137”工作法和首問責任制,共受理并解決群眾訴求175件,工作經驗被省委組織部《湘組研究》《紅星云》推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資興市落實“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聚焦推動全市重點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21個市直單位黨組織與107個社區基層黨支部結對,2130名市直單位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圍繞疫情防控、房屋安全隱患排查等開展“敲門”行動,720名黨員干部組成森林防滅火應急預備隊伍枕戈待旦參與森林防滅火,基層黨組織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越來越強。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新時代新征程,資興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磨礪中堅守初心,在奮斗中勇擔使命,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編輯:謝莉娜
分享:

新聞熱線:0735-2892485 廣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傳真:2295893 舉報電話: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聞網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車聯絡QQ群:281367893
郴州日報社 主辦 版權所有:郴州日報社郴州新聞網  地址:蘇仙北路郴州日報社大門旁
湘ICP備43100302000113號

午夜福利无码av免费